編前語: 五月,是一首激情澎湃的勞動贊歌;五月,是一卷描繪勞動之美的七彩畫卷。生活因勞動而美麗,人生因勞動而精彩。
五一前夕,又傳來喜訊,鄂爾多斯集團絨紡事業部樣品廠的上領工張建英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總經理王臻、電冶集團技術中心韓照日格圖榮獲 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電冶集團總經理張奕齡獲得鄂爾多斯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讓我們向先進致敬,向勞模學習!
平凡孕育偉大,勞動創造未來。在集團36年的發展征程中,涌現出來一批又一批像張建英一樣的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他們積極投身集團的事業中,愛崗敬業、爭 壯大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在這充滿勞動者榮光的五月,我們特別策劃了《勞動禮贊》專欄,將陸續與您分享先進、勞模的奮斗故事和感人事跡,希望用他們的先進事跡感召集團的四萬之眾, 用他們的優秀品質引領企業干事創業的新風尚。在這最美的五月,讓我們一起聆聽那一曲曲關于勞動的贊歌!
2017年4月28日。
自治區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表彰大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會前,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恒會見先進模范代表,他強調,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要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 神,靠勞動成就夢想鑄就輝煌。
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領工張建英作為全區17名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人員之一,受到了嘉獎。
表彰大會結束的當天下午,張建英來不及看一看呼和浩特五月的桃花,便匆匆趕回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她說“大道理我講不來,集團幾萬人,能夠讓我得到這么高的 榮譽,我得更加好好地干好自己本職工作,才對得起這塊獎章”。
不服輸的外來妹
張建英老家在重慶市一個偏遠山村,自幼家境貧寒,13歲時父親患病去世,母親用孱弱的肩膀艱難地擔起了這個家,為給母親減輕負擔,張建英沒有讀完初中就輟學 去外面打工。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建英在電視上聽到了“鄂爾多斯羊絨杉,溫暖全世界”的這句廣告語。鄂爾多斯,這個名字便記在了心中。
1994年,在一個親戚的介紹下,張建英毅然背起行囊,踏上北上的列車,慕名來到了鄂爾多斯。在這里,她找的第一份工作是當保姆,由于做事干凈、利落,為人 誠實,雇主對她十分信任,一段時間以后,經這位雇主介紹,張建英成為了當時的鄂爾多斯羊絨衫廠的一名上領工,這一天是1995年的正月初八。
剛開始工作的半年,盡管師傅給予了很多指導和幫助,由于語言不通(大家都講方言,她也不會講普通話),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各種各樣的返工,各式 各樣的款式,帶來不少的困惑。
從小吃慣了苦的張建英同時也煉就了一種“遇到困難迎頭上”的執拗勁兒,不會就多問幾次,多試幾次,做錯了就多練幾次,把返工做好,一遍十遍千遍……..
憑著這股不服輸、愛琢磨的勁,僅工作一年之后,張建英便能熟練地掌握上領這個工種。很快,因為她上領速度快、質量好,手快心細,能在上領過程中找出工藝 員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并能正確地反饋到工藝設計師的手上,不久便被推選為上領工序的技術指導員。
我有一個夢
1996年,第一次參加職工代表大會的她,看到會上被表彰的勞模、先進,深受鼓舞,也讓她開始了另外一個人生夢想:成為站在領獎臺上的他們。
企業新上馬精紡產品時,針眼小,上領難度大,返工也大,工藝員對精紡工藝也不熟悉,大家都不愿意去做,這個時候,張建英勇敢站了出來,她愿意去嘗試這個有 難度的新工作。于是她利用工余時間,勤練習精紡上領,拿著那些廢舊的羊絨小片不停地在針盤上練習。一遍沒上好,拆下來再上,慢慢地,掌握了上精紡領子的技術 與技巧,成品率越來越高,自己也越做越有信心,再憑借之前自己對羊絨產品多年的套扣經驗,慢慢帶領大家把精紡產品的套扣上領工作勝任起來,現在的張建英完全 可以根據手感的松緊度去熟練地對著針口上領,這一切,都源于“熟能生巧”。
有一次,一批精紡產品因為吊染工藝出現問題,下擺以上部分出現色檔,因為交期緊,重新編織衣坯再吊染已經來不及,沒有辦法,只能將此拆掉再活套上下擺袖口 ,在套扣工序中,最難的就是活套套扣,比活套套扣更難的是精紡產品的活套套扣,當時除了張建英,沒有一個人愿意去完成這項工作,張建英每天加班,好幾天工作 時間都長達18個小時,一周以后,這批問題產品彌補好了,沒有耽誤工期,順利交了貨。
從此,大家更是對這位“外來妹”刮目相看。
每天,天蒙蒙亮,張建英就會踏上最早一班通勤車來到工作崗位上,看一看手里的活,哪些是急要的,哪些是不那么急要的,哪些是好做的,哪些是不好做的,分類 之后做到心中有數,做起來又快又好。期間,如果有同事因為返工不會做請她幫忙,她都會細心指導,或者代幫忙返工。
2013年,張建英夢想成真,終于站到了自治區級勞動者表彰的領獎臺上。
隨著鄂爾多斯集團的發展壯大,新員工不斷進入,張建英早已經是公司里上領工序上一位響當當的技術骨干,很自然地承擔了指導和培訓新員工的重任。第一批新員 工只用了2個月的時間就能獨自上崗了。目前,經張建英親手帶出的徒弟幾乎個個成為每一個上領工位上的骨干。而她自己,也屢獲殊榮,成為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絨紡事 業部上萬名一線工人欽佩且學習的標桿。
表彰會結束的時候,鄂爾多斯市總工會副主席李雪招呼所有來自鄂爾多斯市的代表合個影,看到一臉靦腆的張建英站在側面,硬是讓她站在最前面,和自己挨著照 相。李雪表示:“張建英能在眾多推薦者中,脫穎而出,當選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歸功于她的忘我工作和不懈努力。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是我們鄂爾多斯市的 驕傲,值得人人敬佩!”
一周之前,接到去呼和浩特市參加自治區五一國際勞動節表彰大會的通知后,張建英很是高興了一陣子,但很快,她就又歸于平靜,像往常一樣,繼續在自己上領的 工崗上緊張地工作了。
張建英的雙手, 猶如一只靈動的蝴蝶,在針盤上上下舞動、翻飛.......幾分鐘一件羊絨衫的領子就上好了。
領,是制作羊絨衫30多道工藝程序中,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因為,領型是羊絨衫的“門面”,領型的漂亮與否,決定著一件羊絨衫的完美程度。
近三年來,張建英所上的羊絨衫領子平均年產量在37741件,件件都達標,超出定額產量2.1倍之多,超出企業該崗位平均年產量1.5倍 之多,創造了歷史上該崗位產量最高記錄。
22年,面對著熟悉的上領針盤,她如癡如戀;22年,在同一個崗位上,把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序做到了極致,像一個極具耐心的工匠,張建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雕琢著自己的“作品”,無怨無悔。